第(2/3)页 二、小学,据说还包括初中,班主任包揽除体育、音乐、美术的其它所有课程,包括:英语,数学,历史,地理,科学等。问小囡,老师一天上这么多节课,会不会太累了。她回答,我看老师精力充沛的很,上课给我们解释“暴风雨”这个单词,动作那个大差点没把自己刮倒。 三、老师没有另外的办公室,办公地点就设在教室里的一个角落。这点,对于上海已经不稀奇了,但发源地在这里。 四、美国的公立学校没有大门。放学后,欢迎和允许所有社会上的人共享学校的操场。我用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来形容,应该不为过吧。 五、必须学会看学校网页,这点很重要。我们因为没有培养成这个好习惯,而更容易相信人家告诉我们的讯息。结果错过了两次为新生举行的Party,第一次是因为报名老师传达了错误的消息给我们,我们根本没想过去重新核实一遍;第二次,根本没有老师通知你,但全部的信息都白底黑字的公布在网站上,我们是事后才知道的,很遗憾。 六、美国人的计划性是非常非常强的,一学年的行程安排是在开学第一天就下发到家长手里,罗列了学校所有的活动和休假考试时间。通知与家长单独见面会谈的时间在第二周下发到手里,预约的时间却是在十一月。 七、在美国,从小学到高中(美国义务教育年限是12年)进公立学校很容易,只要你的房子买或是租在学校所属范围,学校就无条件会让孩子入学,非常非常简单对不对,想想我们在国内从上幼儿园起开始发愁,这点美国政府的相关规定真得太好太好了。公立学校没有学费,但会要求父母献爱心,损善款。私立学校学费应校而异,好学校大概每年三万左右,除了财力还需实力,要考试,不容易进入。 一、 开学前几天,有一次去学校,Peter(Elaine的爸爸)带我们先认一下路。 刚走进校园,就听到后面有人叫我们,是一位有点胖胖的中年美国女人,很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,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。 她自我介绍是学校办公室里的老师,我们向她说明是新生家长,她展露着非常灿烂的笑容对我们表示欢迎。 迈克是生意人,崇尚的理念是:什么都可以谈,试一试或许就会有希望。 于是,原本在脑子里希望过,但从来没有想过要为此做什么的我们,立即捕捉到这是一个机会。 迈同学:我们初来美国,Peter是我的朋友,他的女儿是贵校学生,和我女儿上同一个年级,现在她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有没有可能在排班时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班级呢? 老师:哦,请告诉我你们俩孩子的名字,我试着去和分班的老师说一说,但这不是承诺,不过我会去努力的。 这是开学之初,对美国学校的第一印象。老师是热情的,真诚的,是可以关照到对于一个新生有朋友的重要性的。而且是,是可以不送礼去办成一件事情的。 回来后,我又开始少见多怪的感慨的好几日: 美国老师真好,那种从头到尾大幅度的笑,让人感觉真温暖! 不管能不能分到一个班,但至少她表现出来的态度是理解孩子的,这已经很好了! 二、 开学前一天,全校学生不管新旧都要去学校,这是金榜题名时,看看才知道第二天一早该进哪个门。 在开篇中,我曾写到:美国大部分的学校是每一学年打乱整年段的学生重新进行分班,让孩子能够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方式,也认识更多的新朋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