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章 不够艺术-《文化抵抗最前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想要保持身材,每天都要持续痛苦的长时间训练。

    而真实的罗伯茨小姐,这些都不用,只要每天尽情吃喝,床上伺候好某人就够了。

    一天比一天更完美,更精致!

    原片很多人欣赏的风景和冲浪镜头,其实不算突出,常见,甚至略显平庸。

    同类惊艳镜头太多,宁匀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。

    很多人认为拍电影不难,手机摄影普及以后更是如此,漂亮的风景我也能拍出来。

    难点在于持续性,偶尔出片漂亮不代表总是,更不代表风格一致。

    一整部电影,出现一次风格突兀,都会让观影人很难受。

    其他世界里,宁匀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练习,以保证融入个人风格的时候,整体还能保持不变。

    在冲浪镜头方面,宁匀决定加一点创新。

    冲浪是一项很吸引人的运动,几十年前,各种角度镜头,差不多都被人拍过。

    浪外的,浪内的,天空的,水下的,冲浪板视角,第一视角,全都齐了。

    各种快慢动作的镜头组合,镜头移动,也花样翻新,努力展现着冲浪者潇洒自如的美。

    给观众带来最大感官刺激的镜头,无疑是追随冲浪者的运动视角,这种视角最能表现出冲浪者征服海浪的勇敢与矫健。

    但从未有过在水下追随冲浪者的镜头,更没有在海浪内视角的镜头。

    不是导演想象力有问题,而是纯粹的技术问题。

    空气里的阻力和海里的阻力差别太大,镜头在水中跟随冲浪者移动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。

    普通冲浪者也能达到2o-3o公里的度,高的甚至能达到近百公里。

    就算有那样的设备,也非常容易给冲浪者带来危险,因为基本上相当于一颗鱼雷在跟随,而冲浪者的度随时在变化。

    电影的进步一直伴随技术的进步,或者说,技术的进步,推动了电影的表现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