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二章 细节无敌-《文化抵抗最前线》
第(2/3)页
丝毫没有准备的马拉松,帮助一名跑错了路线的肥胖妇女做紧急呼吸,送她折回原路线,最后拿到第一名,差点破纪录,这短短几十秒的镜头里,每次镜头切换,都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,给出了时间点。
本来以为找齐的网友,却现缺少一个折回到正确路线的关键点。
就当一些人以为宁匀导演没想那么多的时候,真正细心的人现了。
从回到正确路线时间点倒退,前一个镜头,有个一晃而过的路人,他手持的手机上屏幕有当前时间显示。
可在这里,距离正确路线仍有一段距离。
再仔细观察,路面上给出了精确的距离,根据两点之内的播放时间,可以计算出南希的度,从而计算出她返回正确路线的时间点。
减去浪费时间,最终得出她跑完马拉松全程用了1:39:55的时间。
而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是2:15:25,男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是,2:o2:57,这个记录甚至引了“人类全马能否跑进2小时”的争论。
可片中的南希,已经越这个记录一大步,还是在多跑的情况下创造的。
她还不是黑人,她还是矮个子……
有人觉得这个结论只是瞎猜,怎么可能细节到这种地步,又不是小学算术题。
但一张张关键时间截图都晒出来了,时间顺序正常,没有混乱,没有错位,通过这些细节扣出来还原的成绩那么合理。
仍然有人坚持只是碰巧,计算度和距离什么的,太过离奇。
南希与前世界冠军的乒乓球决战,一样有人分析。
打的很激烈,打的很精彩,可大多数人只是看个热闹。
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在欧美太少,在华国,业余水平的也居多。
哪怕看起来像专业比赛,也不能说明就是好,何况普通认知,特效做的总不会太精确吧?
就像《阿甘正传》里的乒乓球比赛看起来就很假。
可因为宣传加上三个艾玛的影响力,真正吸引到了专业人士,一位亚裔美籍美国男子乒乓球国家队成员分析道:
“从画面看,华国前世界冠军使用的正是现在世界上最流行也是最普遍的,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,这几乎是大球与无机胶时代唯一正确的打。而南希是纯业余,不存在打法,也看不出打法。可南希的反应度极快,总是先对手一步,观赏性很强,就算不看脸。充分表现了力量和度,落点精确,对抗激烈,这种情况下能战胜对手,绝对远人类水平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