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们有的被提入内阁,有的进入六部任职,有的进入御史台,有的奔赴地方。 而他们背后,依附地又是谁的权势,站的又是谁的后台,谁又说的清楚。 但是确实有那么一批人,勤勤恳恳,精于业务,因为以前不肯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,一直被埋没的寒门义士们,他们因为李氏的倾覆,脱离了官场的桎梏,受人暗中点拨教化,慢慢显于人前。 这些人的擢升,背后无不站着乔家和元家的身影,他们步入大梁核心朝政,进入六部,却是各行其职,兢兢业业,从不懈怠,也不结党营私,仿佛一心为国为民,平定安邦。 他们都是大梁历史上出名的能臣,但是在前世,因为种种原因才华被埋没,即便最后大器晚成,也因为大梁的战败而大多郁郁而终。如今,他们却是提早了整整十年,出现在大梁的朝堂之上,逐渐承担起治国安邦的重责。 国宴进行当中,太子殿下被敬了太多酒,走出殿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。元烈紧跟着他走了出来,元烈如今已经入仕,在朝廷之上崭露头角,官袍加身,官威日重,名声渐渐过他的父亲,不断获得陛下赏识,若不是他自己推辞,陛下几乎想将他直接提入内阁。 两人望着星空浩淼的夜空,深深叹了一口气,眉宇间退去了少年的轻愁,气质变得沉着而从容起来,仿佛那些青春年少的岁月一去不复返。 又是一年,这一年,他们失去的至亲挚友。 元烈轻声说道:“殿下,你给我的那份名单上人,我已经逐步调查过,家世背景皆十分清白,我也按照他们的能力,逐步给他们安排了各自的职位,让他们进入朝中任职,只是……” 他语气微微疑惑而谨慎:“殿下从何知晓他们的来历,又怎知他们能够担任什么样职位?” 太子殿下负手而立,淡淡说道:“乔国公此次从晋中回来,给我这份名单,言明他只是代人转交信件。我打开后,便是那一份官吏的名单。” 元烈再问:“那是谁写给殿下的?” 太子侧过头看他:“是杨玺。”元烈挑眉,眼底划过一丝惊讶。即便是乔国公交付这些人,他都不会觉得意外,但是杨玺……她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人的。 太子也疑惑,杨玺虽然向来有主见,但是事关朝堂,她以前几乎从不关心,也从不插手,为什么此次跟着乔国公出去后,偏偏要留在晋中。 为什么偏偏要隔着千里之外给他写这封信——字里行间措辞义正言辞,字字珠玑,笔墨语调之间仿佛是从未有过的严肃郑重,急需他认真按照她说的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