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章 冬节-《新世界1620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啊!公公你也……今天东家发了5美元代金券,过几天不花掉就作废了。所以我就……”

    以为自己做错事的儿媳低下了头,紧张地搂着一对儿女。

    “没,没!这儿天寒地冻的,肉什么的不怕坏,回头用盐抹上!”

    汤恩赶紧在一边的烟缸里敲掉烟头。走上去帮着收拾这一大堆东西。

    正在这个时候,还没有合上的房门外,突然出现了一位身穿官制汉装的中年男子,这不是一路上那位不断鼓励大家的迁民安抚使常大人吗?

    “老伯可好啊?本官现在已任华族移民事务管理司之职,今天体察民情,不必害怕()。这冬节可给家里采买了好东西?”

    常昆闲着没事也在附近溜达。一路亲民问候,结果一路遇见的华裔移民都唯唯诺诺躲之不及。想想那些什么警察可都是临门办差的,自己何不也临门亲民一把?

    “啊哟!草民参见大人!”汤恩一愣,赶紧打算下跪,可是左手提着面粉袋,右手抓着一串肉,腰间一捆蔬菜,肩上还挂着布匹,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
    一边的儿媳速度就快了,直接丢开了手里的鸡,搂着两个孩子就跪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“哎呀,不跪不跪!国朝法度,只跪天地父母,你这样可要害了本官啊!当初告示上可是千叮呤万嘱咐的,老伯要记住啦!”

    常昆也赶紧扶住了汤恩一家,一边回头朝街道上看看,正好看到两个警察从街对面走过,于是赶紧提高了音量,“百姓的冬节要过好,朝廷才安心,老伯,可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?”

    “没没!啥都好,啥都好!”汤恩紧张地低着头,感觉全身都不自在。

    “嗯,那就放心了。看到那街口的信箱了吗?有啥不如意的想法,大可书信与我,朝廷的心可向着大家呢!”

    常昆哈哈大笑一声,迈着方步走远了。

    “好险啊……”汤恩用胳膊抹了下额头,才发觉自己在这个大冷天都吓了出汗。

    似乎常昆这个显眼的官员来到社区惊动了不少下班归家的华裔移民,居然远远地站了不少人在观望,也投过来紧张的目光,让汤恩更觉得自己今天运气不太好。

    这大宋遗民的海外之国到底和大明不一样啊,看来以后要多多小心留意()。汤恩不断提醒自己。

    收拾了一刻钟,好歹大部分东西才归了位,瞧瞧还有不少东西实在多了点。看这次弄的,几乎一个月都不用上街买东西了!

    “小凤,大强还在外做工,家里人少,你去隔壁街口那家,把蔡三娘叫来,孤儿寡母的怪可怜,平时还帮着街坊带孩子,大家伙能外出做工,可不全靠人家了?今天就在家一起过个冬节,回头再捡些多余的食材和用物给送过去!”

    想到不远也住着一家搬来不过月余的大明河南同乡,而且还是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小孩子的年轻寡妇,汤恩就想到了既能增进乡邻感情,又能解决当前“问题”的方法。

    “好的,公公,我这就去请蔡嫂!”

    想到自己每天在上班时,只需要把孩子送到街区幼儿园,就能照顾一整天,汤家儿媳就万般放心,而那个蔡三娘,就在街区幼儿园做工.

    华灯初上,一天辛劳后归家的人们终于在自己家里又迎来了一个温馨的夜晚。

    近两个月来,妻妾们把家里布置得越来越顺眼,虽然没了瓷器字画书稿,但常昆依然感觉很满足。

    琉璃窗上挂着精美的窗帘,地面是深色的地毯,墙上镶着琉璃烛台,还有一幅自己亲自画的《冬梅迎春图》,壁炉里烧着炭火,购自华美木业的家具中西合璧,颇有一番情调,窗外的街口居然还能听到几声爆竹声。捧着茶水常昆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老爷爷那一代的无忧生活。

    “老爷啊,今天妹妹们在家门口收到那个什么移民部的书信,您看看……”家庭经济大为改观后,正妻如今也是一身漂亮的贵妇装,手里正捏着一封信。

    拆开一看,信纸下方果然盖着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移民部的红章()。正文内容其实已经早就知道了,凡居住满两个月的大明西渡移民,都从临时居住权调升为正式居住权。如今常昆一家已经成为了正式居住权国民,类似某些社会福利可以享受到。

    比如临时居住权,各地做工都是“做六休一”,而一旦成为正式居住权国民,就是“做五休二”的双休待遇,还有资格享受工伤保险。

    再比如,正式居住权的在家年幼子女,平日里可以送入官办幼儿园,享受免费照顾。

    又比如,正式居住权国民,在国立医院看病吃药,可减免部分诊疗费……

    继续翻开信的第二页,要求所有有子女的家庭,必须按规定让6岁以上、16岁以下的子女进入国家指定学校就学,学制年数不等,否则就是触犯法律!

    第一页纯粹就是好处一大堆,这第二页就让人有点困惑。虽说大明官宦家女子也多善琴棋书画,但也是家学私授。怎么能让几个女儿不受家教,反而抛头露面入公学?!

    想到自己七个女儿里,最大的女儿还要再过一年才满十六,严格来说,现在都属于可以找个婆家的年纪,但从今年开始,她们中间的五个却全要进朝廷公学。

    仔细想了下,常昆微微点头:“也好,朝廷大兴公学,开民智,授才技,国之兴旺无外乎如此,身为朝廷命官,常昆自然要以身作则!”

    今后可要多多注意,据说国会和内阁之中,多有青年才俊在公学兼职任教,几个女儿在公学读书,正好加深来往啊!常家女子家教也马马虎虎吧,也称得上温婉淑德,若是将来能嫁入那些门第,以为奥援,常家何愁不兴旺?

    已经初步锁定了几个未来女婿人选的常昆,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