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 琼州变数-《新世界162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嗯,儿子打算考首都国立大学数学专业,今后教学育人。狄市长当年离任前,也是这样说的。”赵志宏看看身边的母亲,又迎上了父亲的目光。脸色微微泛红。“但娘说这年头做教书先生没法出人头地……”

    “呵呵。格物育才乃国之根本,哪有什么贵贱之分。为父只送你十个字:切记平心务实,莫要眼高手低。”赵明川对着妻儿微微一笑,知道长子的志向。“无论何业,自律自强即可,不过,万万不可从商从政!”

    “儿子知道了!”见父亲也支持自己的报考志向,赵志宏顿时就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儿子离开了书房,何氏这才露出一丝疑惑:“相公,为何不要宏儿从商从政?别人家子女都恨不得门路投效,以相公现在所受之器重,就不需宏儿将来接继吗?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在东联集团越是受用。就越觉得这一国商政之事深如浩瀚……我本以为强邦富国,唯君子之道方可成器,如今来看,并非全然如此,狄大人当初说得没错。腰缠万贯之时,才知治国要害深浅……哎,还是平常人家好啊!”

    赵明川苦笑着,仿佛又回忆起不久前在琼州的往事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时间回到半个月前。

    大明琼州府的州府后院里,几个官吏正焦急地守候在庭院里,从他们局促不安的表情来看,似乎有什么天大的难事。

    “哎呀,刘公子出来了!”

    门廊一侧出现一个身影,只见刘耀禹和赵明川皱着眉头缓缓走来。一众琼州府地方州县官员赶紧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“刘公子,赵先生,事情可否属实?”一个中年官员压低了声音,小心翼翼地问着,身边其他几个官员也聚精会神地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嗯,听闻两广总督熊大人举荐,姐夫已‘官复原职’,大概不日即赴南京。”刘耀禹心情也很差,他这话一出来,几个听到风声的琼州地方官都面露苦水。

    “哎,那我们怎么办?是不是总督熊大人知道了琼州与米夷海商联办商矿、私募外省流民之事,才免了赵大人的职?若是新上任知府届时横插一脚,那不是心血白费了?!”

    说着,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啥,赶紧不好意思地朝一边的赵明川拱拱手。

    “在下只是协力易平兄操办南海矿务而已,并未插足。”赵明川无奈地摇摇头,也露出一脸苦笑。

    儋州知州和昌化县令是最急的人,因为去年初赵有恒幕后支持的‘南海矿务’现在正在最关键时刻。大量的琼州地方官都把身家绑在了南海矿局里面,堪称“琼州百业振兴”以来地方牵连最广的官绅商三位一体的项目。还没来得及挖出一担矿石,最大的挡箭牌就早不早晚不晚的要走了,那未来新上任的琼州知府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,只有天才晓得。

    依靠来自南洋的“米夷匠师”,通往山区矿场的山路好不容易才修成,大量银子购进的南洋采矿器械还没来得及安置,就听说赵有恒被总督熊文灿给“举荐”了。

    大明地方矿务,本来也分官营与民营两种,但无论哪一种,本质上都受着严格的朝廷管制。为防范矿工聚集的隐患,所谓的民营私矿也必须造册备案,山主、总甲、矿夫全部都需要登记确切人数、姓名、籍贯、住所等等信息。矿夫是外地人,那就是严重违规,如果山主或总甲是外地人,还会冠上图谋不轨的大罪。

    民营采矿业用人尚且如此严厉细致,冶金行业就更是苛刻。炉首、炉工同样限于本地籍贯,越雷池的就自求多福吧,产品种类更有一板一眼的规矩。

    冶铁的就不许造锅,造锅的就严禁做锄头,带一个耳柄的工具的就不能有两个耳柄,原料、铁器产数须月月上报核准……如此种种深度浸润着“防民甚于防川”的民间冶金政策。从生产资料到劳动力管制,即使所谓的“十五税一”的矿冶课税,外加世界第一的产量,也无法掩盖明代冶金业发展受着深深桎梏的封建统治本质,冶金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扯淡之论。

    严格来说,南海矿务的合办现状,拥有最大股份的南海商号掌柜刘耀禹都算是半个外地人,更何况赵明川代表的华美东联集团?光这一条,如果没有赵有恒和琼州地方官捂着,就足以被有心人给打落马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