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周宁也不着急,该说的都说了,不该说的也说了。 具体如何选择,还是要看他自己,这种事情无法强求。 “可是……” 荀彧思考了很久,最终说道:“就算大汉已然腐朽,也不至于病入膏肓,只要我等尽心竭力,未必不能重振雄风,将军心怀天下是好事!但,将军自己也说了,皇帝谁做不是做?为何将军就不愿匡扶汉室?” “难道,你非得取而代之不成?” 周宁瞪大了眼睛,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:“我什么时候说一定要取而代之了?” 他心里是这么想的,但是现在不能这么说,之前说的是,若刘宏不能解决黄巾之乱,他才会取而代之。 有些话就算是摆在明面上的,众人皆知的,你也不能说出来。 所以周宁给自己留了余地,因为他知道,荀彧这种人的观念太过陈旧,或者说太过执拗,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开的。 “从我迹至今,我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大汉?我自己征兵、自己建立领地,对朝廷之所求,不过是让陛下给我封个官,好让我名正言顺的替大汉收拾鲜卑。” “陛下给了我什么?除了一个冠军侯的封号、除了一个骠骑将军的官职,他给过我一兵一卒吗?” “从始至终,我可有半点对不起大汉的地方?” 这一下,倒是让荀彧有点懵了,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。 “那……将军之前为何说那些话?” 周宁叹了口气,“荀彧,我之所以这么说,是想要告诉你,我等生于天地之间,势必有所为、有所不为。” “我也是被你气糊涂了,着急了,有些话说的不太恰当。但理是这么个理,这一点不能否认!” “我当日曾对张辽、高顺、曹性三人说过,今生之所愿,当为万世开太平!” “所以在我眼中,朝廷是大秦还是大汉不重要,皇帝是刘宏还是张角也不重要。我看重的,是天下百姓,是他们能不能吃饱饭、穿暖衣,有没有房子住、生病了能不能医治好!” “我并非一定要坐上那个位置,就像我之前所言,若我一人性命可换边疆百年安宁,那我绝对义不容辞,纵死又有何妨?” 荀彧眼睛一亮,他觉得自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,再不纠结。 “既如此,将军何不为复兴汉室而努力?今天下大乱,将军理应率军南下,平定叛乱。我相信,只要有将军你在,大汉就一定不会就此消亡!” 周宁轻呼一口气,心道你特么终于上当了,不容易啊! “我不是一直这么做的吗?” 他笑了笑,“当初我就应该南下,但是因为鲜卑之患,让我不得不为大汉守住国门。而今檀石槐已死,陛下又封我为讨贼大元帅,我自当挥师南下,为陛下分忧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