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 太空事故-《塔防战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北方之星虽然是四人座,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月表降落的需求,推力并不小,把核心舱追回来没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问题是北方之星的操作系统,是c语、r语双系统的,并没有a国人会的e语,宇航员必须按说明书和地面人员的指挥来操作。

    隔了一层语言,小问题变成大问题,对接时又出现了意外,北方之星用正脸撞了一下与核心舱已经完成连接的结构柱段。

    北方之星不大,可改了载荷后也有十二吨,这一下直接把舱段的机械连接(对接舱口)给撞脱开了,核心舱分成两个部分飞出去!

    地面很快进行任务评估,决定去追核心舱本体,连接柱段主要用于连接离心环,相对不那么值钱。

    等到北方之星把核心舱拉回组装平台,连接柱段已经在十公里外。

    别看这距离不长,当两者都在同一轨道高度时,追起来非常恼人,需要北方之星先降轨,经过两次调整后再升轨,动用rcs系统微调速度才能追到。

    如果c国民众一看,肯定觉得好像也不是多大事。

    这里又体现出两个空间站体系的区别。

    c国的空间站加月宫体系,为的是给人类文明留下火种,钱不是主要考量,所以在每个空间站都会有各种燃料储备,应付各种突发问题。

    但末日空间站的目标是给富人们中的一小撮跑路,直接拿税款支持有点太明目张胆了,负责工程的航天公司还要赚钱,因此每一分钱都要抠抠索索。

    北方之星上天的时候,也是按照最低发射标准,对接后剩余燃料只有7%,刚刚抓回来一个只剩3%,再来就要抽组装平台的燃料。

    组装平台由三个重型载荷段组成,因为是商业公司负责,本着本着抠下一公斤多赚几百的原则,对接后剩余的燃料总量,换算到北方之星上,也只有12%。

    燃料够,但出了点小问题。

    组装平台上剩余的燃料不是环保燃料!

    环保一直以来都是武器,一种防范落后国家挤占发达国家资源的武器,别看人嘴里叫的响亮,a国自己可从来没觉得它也该遵守环保协议。

    小到个人饮食,a国是食品抛弃/浪费最严重的国家,不算烂在地里的,送上货架的,也有三分之一会腐烂在销售、家庭等各个环节。

    个人商品浪费,看人均碳排放即可,a国也是再次位列世界第一,如果加上全球多个地区为它生产物资的时候产生额外碳排放,数字更离谱。

    航天也是一样的,所有人都知道氢氧发动机最环保,而作为轨道发动机,氢氧发动机也有着化学动力最优秀的比冲。

    但是氢氧发动机技术要求高,从零下两百多度,突然转化成上千度的火焰,这里面包含贮存材料、阀门管理、点火、燃烧室高温耐性等技术瓶颈数不胜数。且氢氧燃料在地面的保存运输都需要专业设备、车辆、人员,成本居高不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